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303.“你要把这香取点捣得极细”表将真理排列进自己的系列中。这从“捣得极细”的含义清楚可知。“捣得极细”当论及表示真理的乳香和香料时,是指将真理排列进自己的系列中;因为“捣得极细”和“磨碎”的意思差不多,但“磨”论及小麦、大麦和斯佩耳特小麦;“捣”论及油、乳香和香料。
若不知道当小麦、大麦、面、细面、油、乳香和香料所表示的不同种类的良善和真理为它们所要服务的功用而被排列成序时,一个人是什么样,没有人知道“捣”和“磨”具体表示什么;因为“磨”和“捣”表示排列它们,好叫它们能服务于一个功用。当“磨”论及“小麦”或“大麦”所表示的不同种类的良善时,它表示良善如何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和带出来,并以这种形式应用于这种或那种功用。此外,良善若不通过真理,永远不会出现在功用或有用的服务中;因为良善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成序,并以这种方式获得具体的品质。良善若不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就没有具体的品质;当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时,根据正在讨论的事物,并照着该事物所服务的功用,它被排列成系列。良善作为爱之情感进入这些事物,这就产生了宜人、愉悦和快乐之物。此处“捣得极细”所表相同,因为“纯乳香”表示属灵良善(10296节);香料拿他弗、施喜列和喜利比拿表示被该良善排列成序的真理(10292-10294节)。
还必须简单说明什么叫被排列成系列。当真理照着由天使社群组成的天堂形式而被排列时,就说它们被排列成系列。这种形式的特征从人的所有身体部位、内脏、器官与大人,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可以清楚看出来。关于这种对应关系,可参看10030e节提到的地方。在这些部位、内脏和器官里面,所有个体部分都被排列系列和系列的系列。纤维和血管形成它们,这对那些从解剖学熟悉身体内部成分的交织和构造之人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存在于一个人里面的源于良善的真理被排列成类似系列。
正因如此,一个重生之人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与大人,就是最大形式的天堂相对应;一个人完全就是他自己的真理和良善。一个重生之人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参看9279节提到的地方);一个人就是他自己的真理和良善(10298节);与重生之人同在的真理照着天使社群的排列而被排列成系列(5339, 5343, 5530节)。在圣言中,“禾捆”(sheaves)和“捆”(bundles)表示与善人同在的真理被排列进的系列,以及与恶人同在的虚假被排列进的系列(如利未记23:9-15; 诗篇126:6; 129:7;阿摩司书2:13; 弥迦书4:12; 耶利米书9:22; 撒迦利亚书12:6; 马太福音13:30)。
因此,当“捣”和“磨”表示什么变得显而易见时,就能知道这句话在内义上表示什么:
以色列用磨磨吗哪,或用用臼捣,又作成糕饼。(民数记11:8)
“吗哪”表示属天和属灵良善(8464节);“磨”和“捣”表示排列它,好服务于功用或有用的目的;因为凡在圣言中提到的,都表示诸如存在于天堂和教会中的那类事物的代表,因为每个细节都有一个内义。还能知道这句话表示什么:
不可拿磨或磨石作当头,因为凡这样做的人都是拿人的灵魂作当头。(申命记24:6)
“磨或磨石”表示预备良善,好叫它能应用于某种功用的东西。“大麦”和“小麦”也表示良善,“面”和“细面”表示真理;良善通过自己的真理而应用于功用,如前所述。
由此可见在下列经文中,“磨”、“磨石”和“坐磨旁”表示什么:
那时,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马太福音24:41)
马太福音: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驴拉的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6; 马可福音9:42)
启示录:
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推磨的声音在她中间决不能再听见。(启示录18:21, 22)
耶利米书:
我又要使欢喜的响声和快乐的声音,推磨的声音和灯的亮光,从他们中间止息。(耶利米书25:10)
以赛亚书:
巴比伦的女儿啊,坐在尘土上吧;迦勒底的闺女啊,没有宝座。要用磨磨面。(以赛亚书47:1, 2)
“磨”和“推磨”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应用于良善的功用或目的,故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应用于邪恶的功用或目的。因此,当论述的主题是巴比伦和迦勒时,它们表示应用(良善和真理)支持他们自己的爱,也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为对他们来说,“大麦”和“小麦”表示被玷污的良善,“面”表示由此被歪曲的真理。下面这句话也表示通过把良善和真理应用于这些爱而对它们的亵渎:
摩西把金牛犊磨得粉碎,撒在从西乃山上流下来的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出埃及记32:20; 申命记9:21)
2027.“随从你的种”表示祂要把它们赐给那些信祂的人。这从“种”的含义清楚可知,“种”是指信(参看1025, 1447, 1610节),事实上,是指仁之信(参看379, 389, 654, 724, 809, 916, 1017, 1162, 1176, 1258节)。那些将功德置于其生活行为的人都没有仁之信,因而不是此处所说的“种”,因为他们在这样做时想因自己的公义,而非主的公义得救。他们缺乏仁之信,也就是缺乏仁爱,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们把自己摆在他人之前,因而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他人,除非他人服侍自己。他们要么蔑视、要么憎恨那些不愿服侍自己的人。因此,他们通过自我之爱而与同伴分道扬镳,永远不会走到一起,以这种方式摧毁天堂的东西,即相爱,而相爱是天堂的支柱。因为天堂本身,以及它的整个良好友谊与和谐一致都在相爱中存在并持续存在。在来世,凡破坏和谐一致的东西都反对天堂本身的秩序,从而促使整体毁灭。这就是那些将功德置于其生活行为,声称公义是自己的之人的性质。
来世有很多这样的人。有时,他们的脸发光,就像小火把;但这是因为自我称义所产生的幻火;事实上,他们是冰冷的。有时,人们会看见他们到处奔跑,试图从圣言字义来证明自我功德,因为他们憎恨属于内义的真理(1877节)。他们的气场是关注自我的气场,因而毁灭所有不视自我为某种神明的观念。从许多这样的人一起发出的气场具有如此的破坏性,以至于那里只有敌意和对立,因为当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渴望,即渴望被服侍时,他会从心里杀害其余的人。
其中一些人就在那些声称自己在主的葡萄园里劳碌的人当中;而与此同时,他们不断把心思转向如何增进自己的名声、荣耀和高位,甚至物质利益,直到想在天堂成为最大的,事实上被天使服侍。与自己相比,他们从心里蔑视他人,因此不是充满天堂所在的任何相爱,而是充满自我之爱;他们将天堂置于自我之爱,因为他们不知道天堂是什么。关于这些人,可参看前文(450-452, 1594, 1679节)。他们就属于那些想成为在前的,却成了在后的之人(马太福音19:30; 20:16; 马可福音10:31)。他们也是那些声称奉主的名说预言,行许多异能的人,但主却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马太福音7:22-23)。
那些出于单纯的心以为自己赚得天堂,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则截然不同;这些人没有被自我之爱迷惑,因此与自己相比,没有蔑视他人。他们将赚得天堂视为一种应许,很容易承认这是出于主的怜悯,因为这种承认是仁爱生活的自然结果,仁爱本身热爱一切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